论文名称:基于分布式穿墙雷达的多目标自动检测方法
论文概要:超宽带雷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穿透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穿墙人体目标探测。单发单收雷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但是无法实现目标的二维定位。MIMO阵列雷达能够实现对于目标的定位,但是存在着体积与分辨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运算时间较长。该文基于分布式穿墙雷达,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多目标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对回波信号进行时域预处理、时频转换等,基于恒虚警检测的目标距离测量方法获取目标候选距离单元,使用滤波矩阵进行候选信号增强;基于生命信息对增强后信号进行关联,实现目标匹配;最后使用定位模块来实现雷达位置自确定,进而实现生命目标位置的快速、自动检测。为了避免偶发误差对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该文使用定位场景剖分的方法实现穿墙场景下的生命目标二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穿墙场景下多目标的检测定位,在实测数据中运算时间为0.95 s,优于其他对比方法4倍以上。
处理步骤流程图
实验场景
简介:
刘小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安全与应急装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超宽带雷达系统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作为负责人完成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有效载荷“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方案论证并组织完成了实施。作为主任设计师完成了军用某型雷达研制任务。作为负责人完成的“极地冰雷达系统”9次参加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获取了南极冰下大于3000米深的探测数据。作为项目首席完成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机载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研制与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
现任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效载荷“测月雷达”主任设计师,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科学载荷论证组成员、“天问三号”科学载荷论证组成员。
超宽带雷达系统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及多源信息融合等
(1)嫦娥六号有效载荷月壤结构探测仪,负责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3.01—2025.12
(2)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示范,负责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10—2022.06
(3)某部电离层测高仪采购,负责人,国防任务,2016.03—2021.12
(4)深空探测雷达载荷数据压缩方法与实现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6.01—2018.12
[1]Xiaojun Liu, Shinan Lang, et al., High-Resolution Ice-Sounding Radar Measurements of Ice Thickness Over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as a Part of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 56, NO. 7, JULY 2018. (SCI)
[2]Diankun Zhang,Xiaojun Liu, et al., Analysis of Aeromagnetic Swing Noise and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Method,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 60, 2022. (SCI)
[3]Jingyu Gao, Xiaojun Li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orward Modeling for Simulating Arbitrary Source Waveform Using Convolution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 61, 2023. (SCI)
(1)太赫兹三维成像雷达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2)“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先进个人,人社部、国防科工局等六部委联合表彰,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