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抓落实 聚焦重点解难题

——实验室拜访江门市、江海区相关部门

  • 江海实验室
  • 日期:2025-08-09
  • 61

       7月28日—8月6日,实验室主任焦建彬带领实验室工作人员,放弃暑期休假,冒着多雨潮湿、闷热高温的天气,拜访了江门市、江海区相关部门并进行了沟通交流,积极落实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张虎、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调研实验室的指示精神,推进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

       盯重点,抓落实,加快推进堤坝智能巡检实施

       西江大堤是鹤山市抵御西江洪水的重要屏障,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安全保障作用。受堤防本身地质条件及河流冲刷淘蚀、蚁害鼠患等影响,西江大堤鹤山段隐患多、风险高,汛期易出现管涌、渗漏、裂缝、塌陷等险情,堤防巡检任务重、难度大。

       7月28日,实验室主任焦建彬一行到访江门市水利局,与水利局王作青局长、张如意副局长及鹤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焦建彬表示,西江大堤智能巡检是广东省张虎常务副省长与江门市陈岸明市委书记非常关注的一个护堤防洪民生工程,实验室完成的西江大堤智能巡检方案涵盖射频大地电磁堤防内部形态巡检、堤防迎水侧渗漏管涌变形光纤监测巡检、无人机堤防险情巡检等3种巡检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对堤坝进行巡检。巡检方式灵活,巡检准确率高,到目前为止漏报率为零,采用堤坝智能巡检技术,能够及早发现堤坝渗漏、管涌、裂缝、鼠洞、蚁穴、变形等隐患位置及状态,为西江大堤及早治理,消除隐患提供技术保障。

       王作青表示,江门市水利局非常重视西江大堤治理防护,坚持把张虎常务副省长、陈岸明书记调研西江大堤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发挥国科大实验室技术优势,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西江大堤治理效率,用科技筑牢西江大堤防洪能力,为经济发展构筑屏障。

       随后,焦建彬一行到访广东省水利厅,为水利厅科技处孙书处长、水电研究院易小兵院长、郭磊副书记及大坝中心袁明道主任等领导专家展示了堤坝智能巡检技术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后续将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为广东省护堤防汛,提升防洪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沟通协作,提升实验室发展质效

       7月31日,在江门市政府,焦建彬一行与江门市政府周佩珊副市长、五邑大学陈文华副校长、市政府梁富鸣副秘书长、市教育局梁凤琼局长、市科技局刘长虹局长、高新区管委会刘宏杰副主任等部门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焦建彬首先介绍了实验室近期工作开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实验室落实张虎常务副省长、陈岸明书记调研西江大堤、采用智能巡检技术护堤防汛指示精神推进情况。随后,焦建彬围绕教师心理培训、校园安全信息化等议题表示,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实验室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入心理培训国家级团队,为江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疏解心理压力;结合十五五规划,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与五邑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共享教学资源。

       周佩珊表示,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好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院所专家资源,为江门市教育及经济发展提供专家人才优势;要积极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产业优势,落地江门应急产业园,形成研学用一体化,助力科技产生价值,助力江门产业发展。

       8月4日,在江门市江海区委,焦建彬一行与江海区委书记李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宏杰,江海区政协副主席、科技局局长胡悦玲,江海区教育局、经济促进局、应急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

       焦建彬首先对江海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对实验室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随后,他介绍了实验室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焦建彬介绍,实验室目前正全力推进堤坝智能巡检、高速公路塌陷智能巡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下半年,有望实施落地项目。

       李捷书记表示,感谢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不断发挥平台纽带优势,助力江海区高新产业发展。李捷介绍,江海区机器人产业园已开园运营,为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期待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成果对接、市场拓展方面有更快更大的发展,为江海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助力。

       除上述活动外,实验室还走访了江门市科技局刘长虹局长、庞晋山副局长;在实验室接待了江门市应急局吴卫副局长一行;在实验室与江海区应急局林永豪局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伍俊霖副局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柏芳林副局长一行座谈交流,就双方关注的智慧应急、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城市空间地下安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期十天的沟通交流,为实验室在江海区及江门市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实验室将聚焦江门市应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及桥梁纽带作用,携手打造应急管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安全与发展。